• 新型三维模型有助于血管疾病研究
    (左右)博士生苏成勋手持“动脉壁芯片”原型,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侯汉伟,助理教授Dalton Tay和TTSH高级顾问副教授Rinkoo Dalan手持心脏模型。信贷南大新加坡
  • 为了研究血管和冠状动脉中的动脉粥样硬化,南大和TTSH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人体血管的微流体3D模型。betway88体育官网信贷南大新加坡
58必威

新型三维模型有助于血管疾病研究

2021年9月06

一个由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组成的团队开发了一个人体动脉血管壁的3D模型betway88体育官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而且谭托生医院(青澳医院)

这种“动脉壁芯片”将帮助研究人员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指胆固醇和炎症细胞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和血流收缩,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

研究小组使用这种新型微流控芯片,模拟动脉壁的横截面,来研究氧化应激对血管的影响,氧化应激通常是由高胆固醇(高脂血症)和炎症等疾病引起的。

研究[1]发现,随着氧化应激的增加,位于动脉中层的平滑肌细胞向内移动,导致动脉内部内皮层的炎症。

这是第一次在3D中观察到上述效应,因为之前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都是使用动物模型或二维(2D)细胞培养进行的,而二维细胞培养不能完全揭示平滑肌细胞和内皮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该研究的资深作者,助手教授侯也是一名教员南大李光前医学院他说:“我们新的‘芯片上的墙’模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动脉粥样硬化开始时血管功能障碍的基本生物学和条件,以及其发展过程中涉及的不同过程,从而开发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干预的新策略。”

研究小组还观察到,维生素D和一种常见的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有助于防止导致斑块形成的某些关键过程。这表明他们的3D模型可以潜在地用于筛选和测试可以治疗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新药物分子。

该团队现在计划进行更多的实验,使用他们的新芯片进一步改进模型,并使用它来研究其他血管疾病,除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动脉粥样硬化。

更多的信息在线

1.一种新的人类动脉芯片壁研究早期动脉粥样硬化中内皮细胞炎症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芯片实验室,2021年6月21日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