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与光谱学
第一次使用核磁共振是什么时候?
2021年10月18日
核磁共振(NMR)是现代化学家使用的最有用的分析技术之一。使用最先进的仪器为了观察原子核吸收和发射的电磁辐射,研究人员可以在分子水平上绘制样品的化学、结构和生物特性。
核磁共振的发展
今天,核磁共振是世界各地实验室、研究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支柱。然而,该领域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发展到目前的状态。继续阅读,找出更多关于核磁共振的起源,该技术首次使用的时间和该领域的下一步。
测量大苹果的核磁共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帮助研制原子弹的美国物理学家伊西多尔·拉比被认为是核磁共振的发现者。1944年,他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为他用共振法记录了原子核的磁性"他的大部分职业生涯是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度过的,在那里他致力于使用分子束来记录和测量核磁共振。
将NMR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几年后,美国物理学家爱德华·米尔斯·珀塞尔和他在瑞士出生的同事菲利克斯·布洛赫在核磁共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46年,两人在拉比开创的技术基础上,成功地使用核磁共振分析液体和固体物质。他们因此获得了195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称赞他们“开发了核磁精密测量的新方法和相关发现”。
第一批NMR专利
20世纪50年代,美国第一个专门的核磁共振机专利诞生了。它是由美国发明家拉塞尔·h·瓦里安提出的,他接着发射了一个名为NMR HR-30的仪器原型。虽然该仪器在当时是最前沿的,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独立的企业、研究中心和大学才能够购买商用核磁共振仪器。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出现
2003年,物理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和保罗·劳特伯尔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方面的发现"两人是核磁共振技术的早期先驱,第一次成功的研究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的。今天,磁共振成像是医疗专业人员可用的最有价值的诊断技术之一,扫描仪依靠强大的磁场和无线电波生成内部器官的详细图像。
自20世纪50年代首次发射单核模型以来,核磁共振仪器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了解更多最新的台式核磁共振仪器,包括紧凑而强大的多核x脉冲谱仪“X-Nuclei NMR光谱”。